简介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浙江省立温州第一医院)是浙江省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系温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19年,前身是温州市首家由国人创办的瓯海医院。经过近一个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担负着浙南闽东北地区近三千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及危重疑难病症救治任务。在四川大学中国公立医院社会贡献度研究所公布的《2012年中国公立综合性医院社会贡献度前50位排行榜》中,医院名列全国第34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院区位于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街道上蔡村,地处“温州绿肺”三垟湿地旁,距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南出口仅100多米,交通十分便捷,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工程占地面积500.6亩,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床位3300张,日门诊量预设2万人次,总投资约23亿元,门急诊病房医技综合楼作为建设布局中的中心部分,恢宏大气、气势磅礴,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医疗建筑。
作为温州市标志性医疗建筑,新院建设工程采用德国设计方案,按照目前国内医院的最高标准建设,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市重点民生工程。建筑群由6幢独立的建筑组成,楼层控制在10层以下,东西走向的附一医路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道路南侧为门急诊病房医技综合楼、医疗保健中心和感染病中心,北侧为医护值班公寓、能源中心和冷冻机房,南北两侧的建筑通过地下连廊相连通,保证了医疗流程不受道路交通隔断的影响。
设计方案遵循以疾病为主线、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新理念,致力打造安全、便捷的就诊服务新流程。门急诊病房医技综合楼建筑犹如人的手掌,呈五指状由东向西伸展,两条医疗街贯穿整个建筑的南北,宽15米的东医疗街连接医技和门诊,设置了18台自动扶梯,将分别用最快的速度把病人送往各个不同的诊区和诊室;8米宽的西医疗街则连接医技和病房,患者一旦确诊需要住院治疗,就通过大楼内各通道进入西边的住院区,打破了以往医院内、外科大楼分开设置的常规格局,患者即使雨天也不用打伞。门诊设计规模40000多平方米,南大厅大厅总面积就达2000多平方米。同时通过合理的布局,使患者尽量在同一楼层完成门诊、检查、住院,实现了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人流物流分流的先进理念。
医院北部设有1.1万平方米的医疗急救中心,东北角专门设置直升飞机?;?,由于温州市各县市及附近地区到新院区交通十分便捷,可辐射覆盖周边大片地区,为浙南闽北地区的危重病医疗急救和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发挥作用。
位于门诊大厅后面的休闲街将银行、邮局、书店、礼品店、快餐厅、咖啡厅、超市以及文化娱乐设施引入医院的公共空间,为患者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地上和地下设计近2000辆停车位,方便车辆停放。
新院区山环水绕,拥有三垟湿地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四周阡渠陇壑,绿意盎然,东南被茶山环绕,峰峦叠翠,自然风光秀丽,院内绿化率高达39.2%,“一岸两轴九园”的绿化布局,与周边湿地环境的共融、共生、浑然天成,将成为病人康复的天然氧吧。
百年老院、历久弥新。温医一院广大的建设者们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历了许多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整个建设过程饱含着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和艰苦的付出,凝聚着全体一医人以及社会各界朋友、广大人们群众的关心支持和热切的期盼,倾注了上级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大量心血、关怀和关爱??梢运?,新院区的建设真实地记载了医院艰苦而光辉的历程,也真切地见证了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支持。
■ 门诊病房医技综合楼 >>
门诊病房医技综合楼作为温州市一座标志性医疗建筑,建筑总长度东西方向为375米,南北方向最大长度为285米,由4幢连体建筑组成,东侧4幢为专科中心,西侧4幢为住院中心,专科中心与住院中心东西连接体中插入南北向的医技中心及后勤保障用房,“三位一体”的设计布局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
新院主入口门厅位于大楼南侧,东西长93米,南北宽25米,气势恢宏,构造别致。顶部椭圆型玻璃采光顶与矩形的空间平面形成穿插关系,采光顶钢架呈鱼腹形结构,自然采光良好,空间更显简洁明快。大厅内设有四个休息区,分别配置休息椅凳、电子查询系统与绿化景观。入口处所面对的主背景墙按照古典主义三段式法则加以分割,从下至上分别为服务、收费、审批窗口,巨型浮雕与电子显示屏,走廊。国内第三大室内巨型浮雕《生命之树》由中国美术学院钱云可教授担纲设计创作,后期施工由温州地区著名传统雕塑家周潇漭监制,作品材料采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铜色生漆脱胎夹苎,高4.5米,长46.8米,面积约210平米,场面宏大、立意深远。
大厅右侧为东医疗街、门诊入口。南北走向的东医疗街长约260米,宽约16.5米,连接着门诊与医技。门诊总建筑面积48645平方米,由门诊区与医生办公区两部分组成。诊室大多朝南,通敞、明亮。在单体设计上,专科中心呈“巨”字型,每个区域均有独立的人工收费处、化验抽血处,使众多的门诊患者不用挤在一层大厅。各个专科之间布有绿化或者透光内院天井,形成了医院门诊区的生态带。医技中心设于主楼的中部,地上总建筑面积55187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在各医技诊疗区内,设有单独的候诊和诊查治疗区,自成体系的治疗区避免了患者就诊线路的紊乱。同时,围绕中庭布置的东西医疗街和自动扶梯,可使病人方便到达各楼医技中心,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就诊。
住院中心位于主楼的西侧,由四幢不同高度(7、8、9、10)大楼组成,总建筑面积91860平方米,-病房全部朝南。病房走廊宽敞整洁,每个病房均有独立的卫生间,可24小时供应热水淋浴。病床之间用淡雅的隔帘分开,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更具有私密性。在国内率先将多体位电动床引进到普通病房,并配备防护椅,患者可通过??仄魃低炔坑氡巢?,使患者尤其是术后患者能靠自己找到最舒适的卧位,细节的改变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大楼地下室总建筑面积79792平方米,包括后勤保障区、食堂、地下设备区、地下车库等。地下室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大型的地下停车库(东侧656辆,西侧342辆)。
■ 急救中心 >>
急救中心位于门急诊病房医技综合楼北部,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有独立的出入口,并配备了直升飞机停车坪。新院急救中心承担着温州市乃至浙南闽北地区医疗救护和重大意外灾害事故的抢救任务,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和服务窗口,新院急诊科具有完备的设施和功能,更具有宽敞的使用空间。急救中心由急门诊、复苏抢救室、急诊病房、创伤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急诊观察室、急诊CT、B超、拍片、检验、药房、输液室等组成。急门诊分别设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神经内科、创伤外科、骨科急诊等等诊室。其中急诊留观室36张床位、急诊抢救复苏室18张床位、急诊病房26张床位、创伤外科病房46张床位及急诊监护病房(EICU)18张床位。
■ 医疗保健中心大楼 >>
医疗保健中心是集健康体检、保健、诊断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健康管理中心。作为一幢独立设置的多层建筑,它坐落在新院区西南部,共有地下1层和地上4层,总建筑面积9710平方米,双面环河,四周绿地环绕,环境优美、安静。
■ 感染病中心 >>
感染病中心与医院大楼分开独立,位于院区西北角,与急救中心相邻,总建筑面积13353平方米,共有地下1层和地上4层,是浙南闽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
中心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从门诊到住院集中于同一幢楼,同时在北面路上设立单独的出入口。为减少交叉感染,感染中心有专用的手术部、洗衣房及配套用房,病区设计按照感染病房隔离要求,有单独的病人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
行车路线 :
途经医院公交线路:
到垟儿路口下车:3路、4路、6路、11路、25路、27路、28路、29路 43路、51路、102、105路、106路、109路、201路、202路、202(加)路、206路;
在大南门下车:1路、2路、4路、5路、8路、10路、15路、21路、26路、55路、58路、 64路、65路、103路、109路、113路、108路
途径新院公交线路
1、直达新院公交线路:100路、87路、88路、131路、103路、70路、77路;
2、温瑞大道距新院最近的公交站点为“上蔡村南”,经过“上蔡村南”的公交路线有:38路、39路、39路快速、40路、52路、53路、54路、59路
电话 :
0577-55578037(新院门诊部),0577-55579999(新院总机),0577-55578100(新院后勤办),0577-55579100 05775557810
口腔科创建于1954年,当时合并于大五官科。60年代初,口腔科独立设科,并初具规模,业务上日常门诊拔、补、镶牙外,也开展中小手术。70年代开始手术范围扩大,能施行上下颌骨切除术、颌面部外伤术及涎腺手术等。80年代除中小手术外,还开展上下颌骨肿瘤切除术、颞颌关节成形术等1984年口腔科教学从外科教研室分出,正式成立口腔科学教研室担负起医学院医疗系、儿科系授课以及临床实习教学工作、还担负浙医大口腔系连续四届毕业实习教学的任务。90年代是该科各项专业发展较快的年代。进口10台西门子综合治疗台?!?003年担负口腔医学本科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任务。2002年成立了口腔颌面外科中心,病房搬入新的急诊大楼,床位增至19张,颌面外科中心实力大大增强,开展的手术量也大幅度增加。2004年口腔临床医学(口腔颌面外科)被评为温医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院重点扶植学科。
2005年成为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药物和医疗器械试验基地,开展了多项国内外临床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2006年在原口腔科的基础上结合其它相关医技科室组建成立口腔医疗中心,2007年成为国家口腔专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同时中心还是全国微笑列车基金会唇腭裂救治慈善项目的合作单位,自2001年来,开展了200多例唇腭裂手术,为国家的慈善事业做出了贡献。
2012年医院搬入新院后,口腔医疗中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口腔医疗中心拥有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四大专科和中美合作口腔种植中心,分为牙科和颌面外科两大部分。并设口腔科学教研室1个、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1个、中美合作口腔材料研究所1个。
口腔颌面外科病房位于新院住院部1号楼7层(171病区),共设37张床位,在颌面部肿瘤的手术治疗和放化疗、唇腭裂的整复及序列治疗、颌面外伤的诊治及颞颌关节病治疗等方面具有特色,年收治颌面外科病人1500余例。颌面外科目前已开展的项目大部分都达到浙南地区领先、省内先进水平,某些技术如髁突骨折及颞颌关节病的手术治疗、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的游离皮瓣修复及鼾症治疗等甚至在省内领先。1988年率先在浙南地区开展口腔癌联合根治+游离前臂皮瓣、胸大肌肌皮瓣、腓骨肌瓣等修复术、颅底肿瘤切除术、运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面中部大面积缺损、上颌骨扩大切除眶下板及上颌骨重建术等复杂手术。2003年开展省内首例颞下窝肿瘤累及颅中窝的手术获得成功。
牙科门诊老、新院区均有开设,拥有2100平米的医疗及教学用房,设口腔综合治疗台40张,全部采用德国和美国的先进设备,开展牙体牙髓牙周、口腔黏膜、儿童牙病、颌面外科、人工种植牙、口腔修复和口腔正畸等临床诊治项目。2003年,在温州及浙南地区率先开展了ITI种植牙的临床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5年成功率达98%以上。现已开展各种复杂病例的种植牙修复,包括自体块状骨植骨、上颌窦内外提升、即刻种植、前牙美学种植修复及全口种植固定义齿修复等技术。近年来相继开展激光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种植支抗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口内矫治器治疗鼾症、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及全口义齿等修复治疗项目。门诊高度信息化,采用电子病历及数字化摄片,并可以预约就诊,减少了病人的等候时间。
中心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现有医师27名,护士9位,其中有正高职称6人,副高6人,中级职称8人,硕士生导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2位、硕士学位17位。拥有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 学专委会委员1名、全国颌面外科呼吸睡眠障碍学组理事1名、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及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1名,浙江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副主委1名及委员2名、浙江省口腔医学会口腔内科专委会、正畸专委会、修复专委会及种植专委会委员各1名、温州市口腔医学会副会长1名、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和第三培养人选各1名、市“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培养人员个1名。
科研力量雄厚,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持。2001年以来共申请到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省科技厅项目,近20项浙江省教委课题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课题基金和市科技局项目,其中省自然基金是医院首次获得的较高级别的科研课题资助,开创了科研工作的新局面。2004年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开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多中心多学科流行病学调查、综合治疗体系建立及疗效评估研究”;2005年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合作开展《Periowave激光系统治疗成人慢性牙周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和实用新型授权3项,出版著作及教材5部,其中《口腔医学美学》获卫生部优秀教材三等奖、《鼾症-——健康的红色警报》获温州市科普创作特等奖。近5年来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8篇,中华系列8篇??蒲谐晒窠币灿辛送黄菩苑⒄?,获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省医药卫生及温州市科技进步奖7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篇,多篇论文获温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与国内外知名牙科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2005年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牙学院合作成立了温州医学院中美合作口腔材料研究所,2008年成立了中美合作口腔种植中心,双方经?;ヅ扇嗽苯醒鹾土俅惨窖Ы涣?。目前中心已有6人到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牙学院参观访问学习,2006年以来参加IADR(国际牙科研究协会)年会学术交流8人次。2006年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承办睡眠呼吸学习班;2009年承办第二届全国睡眠呼吸障碍学术会议,在国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中心有多名医师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修学习。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为2002年预备重点学科。耳鼻咽喉科创建于50年代。建科初期,主要开展扁桃体摘除术、鼻息肉摘除术、上颌窦根治术等一般手术。1958年,把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及各类颅内外并发症的诊疗作为常规治疗,同时开展鼻窦手术、喉裂开术、气管切开术、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
随着科室诊治水平日臻精湛,先后开展各类部分/全喉切除术以及全喉术后的发音重建、脑脊液鼻漏、耳漏修补术,鼻内脑膜脑膨出手术以及蝶窦手术。80年代起,开展各式鼓室成形和听骨链重建术,并开展人工镫骨和单导电子耳蜗植入术。90年代配置了一些先进医疗设备,同时派出技术骨干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全面开展全麻下支撑显微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以及各种保留喉功能的各类喉手术以及各式颈廓清术,如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Pearson手术等。21世纪,该科又开展鼻窦内窥镜下各类鼻窦微创手术,包括筛窦切除、上颌窦口扩大术、鼻额管扩大,蝶窦手术,去除病变的同时,尽可能地保全鼻窦的功能。
新开展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悬壅垂腭咽成形术,应用鼻内镜开展鼻息肉、鼻筛良性肿瘤手术,应用电子喉镜开展组织活检、声带息肉、赘生物摘除术等。
近五年内发表国内各级杂志的论文80多篇,其中中华系列杂志论文10多篇,国内一级杂志10多篇。申报国内各级课题研究数十项,省级5项,市级7项,国外(美国)合作课题1项,已完成课题十余项,课题曾获浙江省医药卫生创新三等奖。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成立至今已有15年,现已成为浙南地区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中心、精神科医师主要培训基地以及精神疾病的研究中心。
1.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3人,其中临床医师8人,技术员5人,包括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博硕士5人。目前在新院三号楼有固定床位15张,从而可以对患者进行更加科学、系统和全面的治疗。
2.精神门诊和心理咨询在新院老院同时开设,新院在3号楼3楼A区,有包含门诊、集体心理治疗室、个体心理治疗室、心理测试室、沙盘治疗室、催眠治疗室等专业诊疗室共21间。老院门诊设在门诊大楼7层,科室目前年门诊量约3万人人次,年心理咨询量1600人次,年出入院350人次。诊疗范围涵盖了情感障碍、精神障碍、神经症、失眠症等常见精神疾病以及婚姻、职业、学习等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专门设立睡眠医学,开展睡眠障碍治疗,针对儿童青少年常见情绪障碍、品行障碍及各种心理问题,开设儿童精神心理等专病门诊。
3.科室现配备有12个终端的网络型心理测评系统,可以开展精神心理疾病评估、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注意力测试、职业规划等专业心理评估。现有8通道生物反馈诊疗系统,可以对失眠症、焦虑症、儿童多动症、高血压等常见心身疾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以及放松治疗。有专业的沙盘治疗室、有配备各种运动健身器材及音乐放松为一体的集体心理治疗室。
4.目前该科心理咨询中心是浙南地区最大的心理咨询中心,并被认定为温州市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共建单位之一,中心可以利用认知治疗、行为矫正治疗,人本主义治疗,家庭治疗、放松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5.该科前年经卫生厅批准,正式成为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业培训精神科医师及其他科医师精神病学教学培训。
6.该科成立以来,注重精神疾病临床研究,成立以来在国内外1、2级杂志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主动参与主办学术交流,组织多次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继续项目教育;参加负责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另参加5部国家级医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国内业界获得认可。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医学科室。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历史悠久,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从事儿科诊疗活动,八十年代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整体搬迁并创建了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自2003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逐步重建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及儿童内、外各专科。
科室技术雄厚,现有固定医师30来名,高级职称5名,护理人员40余人,为浙江省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与温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同时还承担着对从事围产医学的产科和新生儿科及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指导任务。
新生儿科配备有进口中心监护仪、呼吸机、暖箱、远红外抢救台、光疗仪、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等。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护管理、严重感染性疾病抢救、新生儿溶血病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早产儿营养等方面的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采取“空气动态消毒”、严格洗手、婴儿用物为“一人一物、一用一消毒”等措施,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儿科还接管产科母婴室新生儿的常规查房,重点对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妊高症、梅毒等高危产妇的婴儿长期随访诊治。
儿童保健科开展营养咨询、生长发育、高危儿随访、发育行为和心理、睡眠问题、儿童健康体检等医疗服务,配备全自动MAICOMB11听觉脑干反应测试系统、 视力筛查仪、婴幼儿年龄阶段发育问卷筛查、丹佛神经心理发育筛查、早期语言发育筛查、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的测评等,可为为儿童提供及时、专业、系统的保健服务。
开设有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外科、脑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儿童专科,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与介入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诊治、儿童听力康复治疗等。同时发挥医院综合实力优势,整合各科技术优势,将逐步开设多学科合作的儿童各专业疑难疾病的内外科治疗中心。
根据专科发展的需要,逐年有计划地选派专业人才进修、培训。接待国内外国专家来院讲学、交流,不断推动科室的整体发展?;箍蒲泄ぷ?,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多项国家、省、市科委课题,近三年内已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是国家卫生部首批批准的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5家医疗机构之一,是省级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并作为妇产科学的重要部分被省教育厅评为省重点扶植学科。
1、浙南地区首例第一代试管婴儿(常规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于1999年12月19日诞生。
2、紧接着在2000年1月4日,浙南地区首例第二代试管婴儿(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顺利来到了人间。
3、2003年9月第三代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获得成功,同年12月卵子体外成熟培养后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技术也获得成功。
4、中心开展试管婴儿技术5年来,有2500多名不孕不育患者接受了试管婴儿技术治疗,成功妊娠率高达40%,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迄今,多达800名不孕不育夫妇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治疗有了可爱的孩子。
5、2003年与北京华大基因联合成立的温医华大人类生殖遗传研究所,建立了“强强联合”的跨跃式发展的新模式。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始建于1953年,是医院最早创建的科室之一。徐谨侯、金慎之、谷振声、张承列等几代名医曾是此科的学术创始人、领头人,退休老药师江照云曾是省级名老中药师。
科室经过后人学子的继承和在职新人的共同努力,现已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于一体具有一定实力的大科,病人慕名而至,络绎不绝,对外交流日益扩大。
科室现设有中医肿瘤专科、胃病胃癌防治专科、结石专科、睡眠专科、中医妇科年门诊量达18万余人,并且有独立的中(西)医内科病房和中药房,主要治疗恶性实体肿瘤、脾胃病、胆肾结石病、慢性肝病、风湿病、妇科病、男性病、中风病、肾病、睡眠障碍等多种疾病,其中对癌症(减轻防化疗的毒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萎缩性胃炎(胃癌防治)、消化性溃疡,中风后遗症、结石症、月经病、更年期综合征、特发性水肿、小儿眨眼症等疾病疗效独特显著。
中医科现有高级技术人员13人,硕士学位13人,其中国家级名老中医1名 ,温州市名中医2名,温州市优秀中青年中医2名,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名,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1名, 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1名,现有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另有浙江省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个。
近三年来,科室成员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主持厅局级课题20项,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学术交流60余人次,获得各级科技成果4项,科室集体编写专著1部,参编专著5部。
科室目前承担温州医学院中医专业和临床专业《中医学》的教学工作。2007年科室被评为浙江省示范中医科。中医科将以学科带头人单泽松主任为核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传承祖国中医药瑰宝,做精诚之大医,谋健康之福祉,将科室建设成为临床疗效突出,科研实力强劲,教学工作出色,面向全省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和影响的特色示范中医科。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抗战时期就设有眼科。1950年开始做内眼手术(青光眼、白内障)。1953年眼科和耳鼻喉科、牙科三科合一,与小儿科合为一个病区,称“五小科病房”。后建立单独“大五官科病房”。1997年搬入新育英门诊大楼,门诊13间(包括视功能室、荧光造影、激光室、弱视训练室、示教室、验光室)。2002年搬入新急诊中心四楼,增设眼底血管造影室、特检室。
现有医师17人,其中有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人,博士2人,硕士8人。床位43张。设备新购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器、角膜地形图仪、OCT检查仪、眼部A、B超、全自动视野机、进口手术显微镜各1台。
1950年5月做白内障摘出术。1953年7月做连囊(囊内)摘出术。1954年4月首做巩膜环钻术。1955年2月首做斜视矫正术。1958年开展网膜电凝术,1961年首做泪囊、鼻腔吻合术,1963年首做眼球内金属异物摘出术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970年开展巩膜缩短术,1976年开展板层角膜移植术,已做手术数百例。1976年开展侧眶切开眼眶肿瘤摘除术。1983年开展硅胶加压术及环扎术治疗视网膜剥离。1985年在国内较早开展用异体巩膜重建眼睑全层缺损术;同年开展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每位高级职称医师都能熟练地进行,反应轻,效果好。1995年在省、市内最早开展经颅切开摘除眼眶肿瘤术。1996年在国内较早开展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1998年开展多波长激光治疗眼底病。1999年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沽薕CT对早期青光眼、视神经挫伤诊断、三联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眼底荧光造影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对眼底病的诊断等新技术。新开展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重水硅油植入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及无电凝、冷凝的视网膜脱离术,应用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虹膜打孔术治疗早期青光眼,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治疗慢性青光眼等。
自1962年以来,先后完成医学院历届医学系、儿科系本、专科眼科学的教学任务。曾编写《眼科学讲义》供医本科学生用。完成医学院眼视光学系历届《眼科基础》及《眼公共卫生学》(90年以前)的教学任务及毕业实习的带教任务。招收眼科研究生并完成带教任务。1970以后,先后接受浙江省的丽水、台州、舟山、金华及福建、黑龙江等地眼科进修医生数十人。1977年与耳鼻喉科共同举办一期省眼耳鼻喉科进修班,培训了20多名眼耳鼻科医师。
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华眼科杂志》、《中华中医眼科杂志》等国家级杂志?;袷∽匀豢蒲в判懵畚囊坏冉?、二等奖,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5项,获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
1964年缪天荣教授在世界上最早研究成功并发表“对数视力表及五分记录法”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具有重大国际影响。
1986年缪天荣教授携对数视力表参加罗马第25届国际眼科大会宣读论文。1989年对数视力表成为国家标准。1991年缪天荣等的“标准对数视力表(GB11533-89)”获“七五”期间国家标准优秀奖。
1991年蒋美峰的“白内障同步注吸器”获国家专利。另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医药卫生创新奖三等奖、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温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温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温州科技成果一等奖?;裨盒录际醮葱陆?项。
整形美容科成立于1987年,是温州市最早的整形美容专科,医学美容中心依托综合性医院的强大实力,经过历年的发展,拥有一流设备和仪器。率先在温州市开展CO2激光和冷冻疗法。
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整形美容科集国内外各学派之所长,对隆鼻术,重睑术,眼袋去除术等整容手术形成自己的特色,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率先在温州市开展全鼻再造,全颜面除皱,颅颌面整形,乳房再造等高难度手术。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整形医院合作,率先在温州成功开展了全耳再造术。在业务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拳头产品鼻部整形,眼部整形,隆胸术等,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积极与国外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其中郑君达医师的论文《液胶注射并发症分析》在韩国汉城"99国际医学美容优秀成果研讨会"上宣读,并荣获99年度国际医学美容优秀论文奖,优秀成果奖,为祖国争的了荣誉。
拥有严谨勤奋的专业队伍,长期坚守诚信为本的原则,没效果的手术坚决不做,条件不具备的手术坚决不做,实事求是地对待每一例手术,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口碑。致力于最新美容外科技术的引进与交流,瞄准现代医学科技,不断将更新的医学技术应用于医学美容
近年来,中心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医学态度、正确的审美观和娴熟的美容外科技术成功完成了数千例的美容手术。美容者不仅来自于浙江福建,而且还来自法国、加拿大、新西兰等世界各地。本着"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的宗旨,中心将为各界求美者提供最具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医学美容中心治疗项目
乳房整形:各种材料和方法隆胸手术·巨乳缩小·乳头肥大整形 ·乳房下垂矫正·乳头内陷矫正·隆乳术后假体取出术
面部整形:微创双眼皮·个性隆鼻·鼻头整形·垫下巴·去眼袋(内切、外切)
面部去皱(Botox注射去皱,手术拉皮除皱)
韩式提眉·人造酒窝·厚唇修薄·颞部充填
改脸型(颚骨缩小,下颌角截骨,瘦脸)
先天畸形矫正整形:唇腭裂·耳畸形·上睑下垂等整复·唇裂术后继发畸形
妇科整形:处女膜修补·阴道缩紧术·阴道再造等
其它整形:毛发移植(治疗秃发、眉毛再造、睫毛再造与加密)
吸脂塑形·疤痕整形·微创腋臭清除
面部各种恶性肿瘤切除术
产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爱婴医院,是浙南地区孕产妇危重症抢救中心,是温州市最早开办正规孕妇学校的医院之一,是全国最早也是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系统规范筛查治疗先进的医院之一。
产科有4个病区、100余张床位、70余名医护人员,其中博士学历4人,硕士学历17人,高级职称1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产科医生承担着中华围产协会产科学组、浙江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浙江省围产协作专家组、温州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温州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的任务。承担着温州地区的重症孕产妇的抢救任务,抢救次数之多,所及病种之广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还承担着温州市基层医院的培训任务。产科拥有产科实验室、胎心监护中心、围产保健中心、现代化的待产室和分娩室、新生儿抚触中心等设施。集医疗、教学、科研、护理为一体,提供系统产前保健、高危妊娠监测、优生优育咨询、导乐分娩、无痛分娩、母婴同室、家庭化病房及整体护理、母乳喂养咨询等项服务。与新生儿科密切合作,为早产等高危新生儿监护提供了便利条件。产妇产后42天回访时,有知名新生儿专家负责指导婴儿喂养、体能训练、早期智力开发。每周不同时间有产科疑难病专家、遗传咨询专家、围产保健专家、孕妇营养专家、新生儿科专家及主治医师出诊,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优生优育咨询、孕期保健、高危妊娠的管理、孕期营养管理、产后母婴的随访及健康指导、产后康复等项目。门诊采取一条龙服务的管理模式,从妊娠早期开始保健、优生优育咨询、定期检查、高危妊娠(有内外科、产科合并症者)特殊检查、特殊保健、特殊监护和治疗。产科病房开展了家庭化病房,产后病房多数为单间和双人间,更富有人性化。无痛分娩的开展为孕妇提供更为温馨更为人性化的生产过程,大大减轻了产程中孕妇的疼痛并降低了剖宫产率。医院产科与浙江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合作开展了脐带血及脐带的保存工作,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此项目造福社会的同时为千家万户储存了一份健康。
医院产科开展了规范化的糖尿病一日门诊,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教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饮食及适当运动控制血糖?!耙蝗彰耪铩钡目柙谌咴谙壤?。医院产科实施了新生儿的床旁抚触,让母亲在感受温馨幸福同时学会为宝宝抚触,其乐融融。医院产科门诊新开展了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项目。该项目是引进法国盆底肌肉康复技术及相关设备,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等综合治疗,恢复阴道的紧缩度,预防和治疗尿失禁、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医院产科诊断和监测水平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1973年狄仁农主任从上海瑞金医院骨伤研究所调至医院,成立中医伤骨科,隶属于骨科。1980年3月,中医伤骨科从骨科分离,隶属于中医科。1995年被温州市卫生局授予“温州市最佳骨伤专科”称号,科主任为狄仁农。1999年狄主任退休,吴春雷为伤骨科负责人。2003年10月,在与第八人民医院合作的基础上,成为独立科室。2012年12月,与第八人民医院合作结束,吴春雷、吴云刚分别为科室正、副主任。
该科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3名。承担温州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任务,主持和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省中医药管理局、温州市科委和鹿城区科委课题,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该科在继承传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腰腿痛、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挫伤、股骨头坏死等常见疾病的基础上,融合牵引、理疗、针灸、推拿、整复等治疗手段,做大、做强伤骨康复;同时积极开展小针刀治疗,在对顽固性的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弹响指及其它软组织疾病方面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根阻滞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咨询人次 0
好评率 --%
擅长:消化内科疾病诊治及营养治疗,消化内镜检查
咨询人次 0
好评率 --%
擅长:肿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查看更多消化内科信息>>